
地源熱泵系統設計納入"強制性"軌道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標準《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的公告,對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系統方案設計作出明確規定。《規范》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
“全文強制性”規范,建筑節能迎新發展
《規范》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全部條文須嚴格執行。內容包括總則,基本規定,新建建筑節能設計,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設計,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系統設計,施工、調試及驗收,運行管理等7章節。
《規范》著重提出,建筑節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化石能源消耗量。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75%;除嚴寒和寒冷地區外,其他氣候區居住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65%;公共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72%。
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的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及運行管理必須執行本規范。《規范》要求,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方案和初步設計文件應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報告。施工圖設計文件應明確建筑節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運營管理的技術要求。
強化規范,地源熱泵邁向高質量發展
地源熱泵系統作為一種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空調冷熱源系統,已納入到建筑節能規范管理體系中。《規范》指出,地源熱泵系統方案設計前,應進行工程場地狀況調查并應對淺層或中深層地熱能資源進行勘察,確定地源熱泵系統實施的可行性與經濟性。當淺層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的應用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5000m2時,應進行現場巖土熱響應試驗。
淺層地埋管換熱系統設計應進行所負擔建筑物全年動態負荷及吸、排熱量計算,最小計算周期不應小于1年。建筑面積50000m2以上大規模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應進行10年以上地源側熱平衡計算。
《規范》還對淺層地埋管換熱系統的安裝作出明確規定。一是地埋管與環路集管連接應采用熱熔或電熔連接,連接應嚴密且牢固;二是堅直地埋管換熱器的U形彎管接頭應選用定型產品;三是豎直地埋管換熱器U形管的開口端部應密封保護;四是回填應密實;五是地埋管換熱系統水壓試驗應合格。
如今,全球能源危機不斷發酵,拉尼娜氣候現象更是讓能源供需問題加劇惡化。這一切現象表明,亟需全球全社會重點推動綠色發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特別是我國建筑相關能耗占到全社會總能耗的46.7%,推動綠色節能建筑發展,迫在眉睫。
樸原國翠團隊早在2006年就將地源熱泵技術、天棚盤管(毛細管)系統、全置換新風系統等多項先進技術融入到商住中,經過多年發展,打造了一套舒適、健康、智慧、節能的“樸原國翠宜居系統”,并獲得多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目前,樸原國翠公司是集研發設計、技術集成、設備供應、施工安裝、管理維護全周期服務高科技企業。擁有國內頂尖的研發設計團隊、從業十五年以上的專業施工安裝團隊、務實高效的售后服務團隊。
推廣綠色建筑科技宜居生態社區是樸原國翠公司的初心和使命,歡迎廣大房地產開發企業與我們一起推動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為國家早日實現碳中和宏偉目標貢獻綿薄之力!
在線留言